鸿图之下
真实战争沙盘模拟大作
官渡之战丨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!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粮仓!
《鸿图之下》运营团队 2021-09-22 09:25:36

官渡之战将在月底与大家正式见面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出的建筑——粮仓。俗话说“粮仓系国脉,民心定乾坤”,历朝历代粮食问题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。接下来小图将会化身科普官,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三国时期的粮仓作用及相关历史故事。
春秋时期,齐国政治家管仲的《管子·牧民》开篇就讲道:“凡有地牧民者,务在四时,守在仓廪。国多财则远者来,地辟举则民留处。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”。由此可知,粮仓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要,有人的地方就要有粮。军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,粮食的富足和存储对于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。
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粮仓,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“杆栏式”粮仓,据考证距今已有七千年,发现时仓中还盛有稻谷,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是用粮仓来储存粮食的。

图.浙江河姆渡人生活场景

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粮仓的功能越来越完善,规模也越来越大。秦朝时期,秦始皇就专设敖仓以应对战事,用实际行动证明“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”这句话。到了三国时期,粮仓的军事重要性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,不少战役都因没有粮草补足而失败。粮草是战争中最重要的资源,是打赢战争的基本保障,而储备了大量粮草的粮仓对军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。

北伐失利,粮仓有责
诸葛亮出蜀北伐,因蜀道之难,需要取粮于敌,才能和魏国抗衡,不然就要从蜀国千里迢迢运粮到前线,一旦出现差错,必然会导致缺粮退军。司马懿也多采用坚壁拒守,以逸待劳的作战方式,两军长久僵持之下,比拼的就是谁家粮草丰厚。最后,五次北伐中四次失败都和粮草有莫大的关系。

败走麦城,缘起仓草
又一则三国时期因没有粮仓导致的惨事。关羽北伐时水淹七军,生擒于禁,斩杀庞德,俘获军队数万人。然而因粮仓空虚,军队断粮,关羽便征用了孙权湘关的粮草。孙权听说此事后,就派兵袭击关羽,与曹魏夹击关羽,导致他败走麦城而被杀。

官渡之战,粮仓决胜
而在三国时间,关于粮仓最广为人知的一战则是官渡之战。此战开始时,袁绍有七十万大军,曹操只有数万士兵,双方实力悬殊。从书面上的数字对比来看,曹操是必输无疑的。现实却是曹操以少胜多,赢了这场战役,因为他透过现象看本质,知晓粮草是战争的基础。袁绍对于乌巢的粮仓掉以轻心,不设重兵,被曹操轻而易举地偷袭成功,失去粮仓的袁绍大军寸步难行,因此大败也不足为奇。

基于还原历史制作的《官渡之战》剧本即将上线,粮仓作为其中的核心玩法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希望主公们在看过本期科普后,对粮仓的认知有所提升,在实战中更好的运用策略。